一条质疑“红十字会卖血获利”的微博,近日在网上被广为转发。该微博称,仅2010年,中国无偿献血者高达1180万人次,无偿献血量达到3935吨,红十字会以200毫升一袋血卖给医院收200元,医院卖给病人则为500元,中国红十字会从中获利39.35亿元,医疗卫生部门获利高达上百亿元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上述说法严重失实。
每年从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中获利数十亿元,这个指控如果属实,无疑是中国红十字会的一个重磅丑闻。好在红十字会迅速作出澄清,称根据献血法的规定,中国红十字会只参与无偿献血的宣传、动员和表彰工作,这些工作从不收取任何费用;无偿献血血液的采集、化验、保存和使用等工作均不由红十字会负责,全国各级血液中心和血站也均不隶属于红十字会。此外,媒体还详细调查了“红十字会卖血获利数十亿元”之说的肇始及流变,从另一个方面证明,这一说法缺乏可靠的依据,系捕风捉影胡乱拼凑而成,称之为谣言亦不为过。
一个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传言,就这样暴露出了谣言的真面目,辟谣的过程并不特别复杂,可见这个谣言本身实在不堪一击。辟谣之后不免深思:为何有人要编造“红十字会卖血获利数十亿元”的说法?为何有人对谣言深信不疑?
对此最直观的解释是,近年来红十字会曝出了一系列负面新闻,除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“郭美美事件”,捐赠信息不透明、财务管理不规范、“官僚化”倾向严重、违反捐赠人意愿配发捐赠款物、违规出租救灾用仓库等等,都受到舆论的质疑诟病,其中“郭美美事件”尽管后来证实与红会无关,但已经让红会的声誉和公信力受到很大影响,并直接导致红会接收社会捐赠数量下降。这些都让红会给公众留下了比较突出的负面印象,让公众觉得红会可能就是一个“坏孩子”,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闹出丑闻来,而且只要是红会闹出的丑闻,人们就大可信以为真并鸣鼓而攻之……
由于红会在一些人心中已形成某种“刻板印象”,对红会参与的公益项目、社会活动、公共事务严格审视,吹毛求疵,横挑鼻子竖挑眼,甚至编造、传播各种不实之词,在一些人那里就成为一种“习惯性质疑”。“习惯性质疑”如果发展到造谣中伤、恶意诽谤,那就涉嫌违法犯罪,红会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,法律须对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惩处。而其他一些“习惯性质疑”,虽然难免让红会感到不舒服、不自在,其实质却是从不同领域和层面,对红会工作进行监督并给予帮助,目的是促使红会加快推进自身改革,加强和完善管理制度,尽快建立、规范各项工作机制,切实解决捐赠信息不透明、“官僚化”倾向严重等问题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红十字会遭受“习惯性质疑”,有时并不是坏事,“习惯性质疑”未必都能成立,但终将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,推动红会深刻自省、严格自律,使红会在发展和改革道路上走得更快,迈得更稳。
一些人对红十字会进行“质疑”,不代表对红会怀有巨大的偏见,更不意味着要把红会一棍子打死,而是客观反映了红会置身其中的现实舆论生态。等到舆论生态有了很大的改观,人们对红会的“习惯性质疑”逐渐转为“习惯性信任”,那时红会就可以深切地体会到,红会改进工作、改善形象以及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,或多或少都得益于公众的质疑和监督,红会遭受一些“质疑”是值得的。
来源:中国法院网 |